手機號
未認證執照
肖益齊(先生)
普通會員
肖益齊 (先生)
昨日,經考古人員發掘,武漢地區最早的一把“傘”“見到”了2000多年后的天日。
這件類似車頂華蓋的文物,是石嶺村戰國楚墓群發掘的最新成果。去年底,這一戰國楚墓群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石嶺村被發現,考古人員此前已清理發掘了該墓群6個墓坑中的5個,并發現一批頗有價值的文物。
昨日開始,考古人員對6號墓坑進行發掘。6號墓坑中的槨室與4月23日發掘的5號墓坑中的相比明顯要小,但在槨室旁邊還有一個獨立的邊廂。考古專家稱,這是專門用來放陪葬品的器物廂。
在文物出土過程中,現場圍觀群眾對數根形狀相似的木條產生了興趣。當最后一根比木條略粗、一頭有數個小洞的木柄出土后,考古專家分析,這些木條應該是一把“傘”的部件,黑木條是已散架的傘骨,而木柄一頭的小洞是用來固定傘骨的。
記者現場目測,傘柄和長傘骨有一米多長,短的也在50厘米左右。考古專家說,這把“大傘”類似華蓋,是在古代車上使用的。木質器物很難保存,過去在其他地區的墓葬中發現過木傘腐蝕后留下的痕跡,保存如此完好的“傘”在武漢地區還是第一次發現。隨傘骨、傘柄同時出土的還有一些傘衣的碎片,其質地暫時還難以判斷。
6號墓坑還出土了一批珍貴文物,其中有陶壺、陶缶、青銅鼎、箭箙(音fú,意為裝箭的袋子),一件高約一米的木質鎮墓獸也是武漢地區首次發現。
在現場觀察的武漢大學歷史學院博導、楚文化專家徐少華,根據異型槨室和出土文物初步推斷,6號墓坑的墓主是公元前320年左右的楚國下大夫,這一時期戰國從鼎盛走向衰落。異型槨室形式的墓葬,說明6號墓坑還帶有楚國以外的文化因素 。“這位墓主是楚國貴族,但是不是楚人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專家稱,6號墓坑是武漢地區首次發現的異型槨室楚墓,是已發掘的7000多座楚墓中保存最完好的;這種形式的槨室在楚墓中也很少見。6號墓坑的文物清理工作今日將繼續進行。
何為大夫?
大夫,官職等級名,地位比卿低一級。在周朝王室及諸侯各國,卿以下有大夫,大夫分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三等。《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記述:“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大夫,使不辱于諸侯,拜相如為上大夫。”
聯系人 | 需求數量 | 時間 | 描述 |
---|---|---|---|
暫無產品詢價記錄 |
采購商 | 成交單價(元) | 數量 | 成交時間 |
---|---|---|---|
暫無購買記錄 |
地區:滄州
主營產品:機床維修,鑄件,工量具地區:東莞
主營產品:手機殼貼鉆,充電器貼鉆,TPR產品地區:汕頭
主營產品:物流公司,貨運站,國內陸運地區:北京
主營產品:演播室工程,移動導播系統,非線性編輯系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