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號店迷途:與沃爾瑪整合后 高管紛紛離職

2015/7/27 15:17:15 來源:界面
[摘要]

  7月23日,距離1號店兩位創始人于剛、劉峻嶺確切離職消息被爆出的10天后,1號店大股東沃爾瑪終于發布了一個初步的接盤方案:收購1號店剩余的全部股權,由沃爾瑪全球電子商務亞洲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王路來領導這家電子商務公司。

  這在1號店內部已經算不上新聞了。早在幾天前,就有1號店內部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透露,“王路接管應該是確定了的。”而兩位創始人把股權轉給沃爾瑪,也是員工們意料之中的事。從今年開始他們已經很少在公司出現了。

  這10天里,1號店內部暗流洶涌。

  “大批員工都在離職或考慮離職。”一位剛剛離職的1號店員工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據他透露,1號店一直在招人,但“進來的沒有走的多”。在位于上海浦東新區的1號店總部,競爭對手和同行創業者們已把挖人的攤子擺到了大門口。“基本上工資都是翻倍的。”

  “我們就準備去挖人。1號店是重災區,之前投資人也說,想挖人,去1號店啊!”某電商創業者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和大多數互聯網公司的“生死劫”一樣,這個現象也和阿里巴巴脫不開干系。

  早在2010年,當時的天貓、京東、當當、1號店紛紛開始大舉擴張,電商企業們首先把挖人目標瞄向線下商超。幾年間,這些線下人員逐漸被培養得互聯網化,平臺間的人員流動也不曾間斷,尤其是1號店和阿里巴巴之間,就像連上了傳送帶的流水線,單向輸送,源源不斷。

  “在華東地區能做得好的平臺,只有阿里和1號店了。離得又近。”有接近兩者的資深電商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阿里巴巴的類目運營尤其是食品類目,主要來自兩個渠道,線下商超采購運營和1號店。”

  阿里巴巴離職潮后,這個情況變本加厲。2014年3月16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啟動公司在美國上市的事宜。在這前后,不少積攢了大量期權的阿里員工開始離職,其中,天貓和淘寶兩個阿里的“重災區”,也是吸收1號店員工最多的。

  如果說,阿里巴巴的離職潮源于員工手握期權的安全感,以及阿里白手起家的創業文化讓老員工們個個胸懷野心感覺自己無所不能,那么,1號店的離職潮則恰恰相反。

  在1號店,員工們沒有安全感,不僅因為不到20%的股權只為創始團隊所有,整體福利待遇不高,更多來自高管接二連三離職后,卻始終沒有誰告訴留下的人,這家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哪。

  “去年年底兩個VP離職,當時就已經開始傳創始人要離職,這種負能量就起來了,而且傳得很快。”有離職的1號店中層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農歷新年后,1號店的軍心開始動搖。“從過完年開始,公司不斷傳出有總監離職。打頭炮的是CTO,緊接著技術部就有很多人離職,慢慢的業務部的就開始都在動了。”該中層形容,曾經有段時間是“一周一個高管”,“這個頻率太快了。”

  對于任何一個電商平臺,業務部門都是最核心的體系,擔負著公司銷售KPI的重任——當恐慌情緒延伸到這個部門,1號店就像被推倒了的多米諾骨牌,由上至下,潰散開去。

  按常理說,一個公司的高層變化,對于執行團隊的影響不應該這么大,但1號店的問題在于,“他們拖得太久了!”上述離職中層認為,“員工層都基本知道了未來會變,公司卻一直沒有措施出臺,整個公司都沒有方向可打,時間一長,大家的信心就失去了。”

  直到最近,代表沃爾瑪的1號店人事部門終于開始有所行動——“找很多員工談心啊,兩三個一組,聊一聊。”一位離職中層對界面新聞記者說。但是這已經來不及了。“士氣已經下去了。最好的點應該是去年底,那時就應該采取政策措施,來穩住這個盤子。”

  更致命的問題是,直到現在,大股東沃爾瑪也沒能為1號店的員工們指明未來發展的清晰方向。

  2011年5月,沃爾瑪正式入股1號店,并于當年年底增持1號店股權至51.3%。在宣布收購的新聞發布會上,時任沃爾瑪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麥克道(Mike Duke)曾明確表示,1號店就是沃爾瑪在中國的電商平臺,從此1號店可以名正言順地使用“網上沃爾瑪”這個標簽了。

  但此后發生的事實顯示,真實的1號店根本無法跟“網上沃爾瑪”這個定位劃上等號。

  表面上看,2012年10月,增持為大股東后,沃爾瑪對1號店基本沒有決策干擾,只向財務和人事兩個部門派了兩名副總裁。但實際上,根據來自1號店內部的聲音,僅這兩點就足以給1號店帶上鐐銬,不能自如發展了。

  1號店采取的是自營+平臺模式,這種模式的共性是,一旦有了自營,平臺就只能作為補充。1號店內部也一直是自營占比大,平臺比例小。但近兩年來發展平臺帶給電商的助力日益顯著,京東、當當網都加大了在平臺上的投入,并從中嘗到了甜頭,根據2014年財報顯示,其競爭對手京東開始出現平臺GMV(平臺交易總額)居上的現象,而1號店的平臺業務增長卻在放緩。

  有1號店平臺內部員工告訴界面新聞記者,1號店平臺業務始于2010年,它的增長速度和在整個公司的銷售占比增長都非常快,“最多的時候占到整個公司將近40%,大約37%。”作為一個估值將近200億的公司,這個事業部已經很有份量了。但今年開始,員工們覺得開放平臺越來越難做,因為在公司內部,“資源越來越難獲取,還有平臺上賣得好的爆款,自營可能都會直接切過去”。

  1號店平臺的員工們認為,現在公司對于自營的傾斜越來越明顯。他們猜測,是因為沃爾瑪覺得開放平臺的風險大,貨物也不在手上,很多東西出了問題(比如假貨)之后再去補救,這不是以嚴謹、規范著稱的沃爾瑪的風格。

  嚴謹、規范本沒有錯,但放在中國互聯網大環境下,這個思路就容易碰壁。被收購后的1號店擴張的節奏也明顯放緩。

  在1號店員工看來,收購以后,公司最大變化是考核指標上的變化——作為一個互聯網企業,對于毛利、商品安全等指標得考核近乎嚴苛。這讓員工和接近這家公司的合作伙伴都覺得,1號店變得越來越像一個類似沃爾瑪的傳統零售企業。

  “這確實不容易做到,尤其各家都在砸錢擴張,在以低價、優質的服務搶消費者,而沃爾瑪要求你要有毛利,這怎么拼呢?”有員工報怨。

  在自營業務上,1號店的發展也不盡理想。

  1號店以銷售食品飲料起家,這類產品毛利低,對供應鏈要求高,很難依賴其盈利,與沃爾瑪合作,1號店就是想借此增加商品品類、尤其是高毛利產品占比。

  但實際上雙方的商品采購一直未能打通。就連當初收購時外界認為的“類目打通、倉儲共用”,也始終停留在分析層面。“一直都沒有打通。1號店目前也只有2萬多個SKU(庫存量單位)。”該員工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1號店找沃爾瑪是為了擴充品類,但沃爾瑪一直沒給,可能擔心它對線下有影響,但沃爾瑪忘了自己干兒子不影響,還有其他一大堆來搶。”一位與1號店合作的代理商對界面新聞記者說,“1號店的核心就是快消品,很少有快消品之外的品類入駐的,(其他品類)拓展不出來,形象已經定了。”

  據上述1號店員工透露,2014年1號店的整體銷售額還在增加,但增長幅度不能令人滿意。

  “在供應鏈端也許會有一定的整合,比如聯合采購,進口商品的拓展也會有一定的幫助;另外,沃爾瑪對于1號店形象的背書,給消費者的形象更專業、更標準。”這是他所能想到的沃爾瑪對于1號店的所有幫助。

  在業務端,則“完全沒有,我們只覺得管得越來越嚴,推進越來越難”。據他介紹,1號店每個部門都分得很細,員工們感受最深的是,拿到一個KPI后,推進的阻礙“特別大,因為任何一個案子都涉及很多部門的團隊”。

  雙方目前的局面是,產品上沒有打通,供應鏈融合有限,倉儲物流更是各有門戶,根本不能“借力”。

  “沃爾瑪中國一直都水土不服,除了山姆會員店,沃爾瑪在中國從來都沒有摸準過路數。之前在整合時又多是如此,現在線上依然如此。”有華爾街從事中國零售行業的券商分析師對界面新聞記者評論道。

  2006年,沃爾瑪收購同業態賣場好又多,經歷了近10年的時間才慢慢融合,這期間,“犧牲”了很多好又多的員工,而沃爾瑪也損失了很多賠償金。

  現今,1號店的員工們也擔心這種“犧牲”會重演。

  “大家判斷未來自營會越來越強勢,現在已經有人在猜測,未來平臺會不會被取消——公司是說不會,但沃爾瑪全部把1號店吃掉以后,沒有具體文案類的策略出來,所以現在猜測的版本非常多。”有平臺員工對界面新聞表達了他的擔心。他說,這是最壞的一種情況,還有幾百號人在這個事業部里。

  令人唏噓的是,即便在這個時候,沃爾瑪也沒能拿出真正實質性的措施。“包括今年7月,年中晉級加薪的名額,我聽說只有5%,非常少。”這位離職員工補充說。

  據界面新聞記者了解,自宣布全資收購1號店至今,沃爾瑪仍然尚未跟1號店員工有過關于公司未來發展的具體交流,僅對外表示計劃投資加速電商業務的發展。這無疑增加了后者的疑慮。

  今年5月,沃爾瑪在深圳正式推出了自己的大賣場O2O電商平臺“速購”,包括手機APP“沃爾瑪”、門店自提的“速購服務中心”。按照規劃,這一電商平臺將先在深圳23家門店試行,未來再推廣至全國。一旦推廣,它與1號店左右手互搏將無可避免。現在既然全資收購了1號店,沃爾瑪將如何協調這兩個平臺為己所用,也就成了決定1號店未來方向的關鍵。

  “既然沃爾瑪和1號店已經是一家人,畢竟沃爾瑪不是投資公司,而且沃爾瑪本身是零售商,跟1號店重合的業務很多,不融合沒道理。”深圳唯實慧達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零售咨詢師陳怡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了她的觀點。

  但只要1號店一天不宣布具體計劃,1號店員工懸著的心就一天不能放下,這家公司就依然處于動蕩中。

  眼下,越來越多員工正選擇跳下1號店這輛在迷霧中行使的大巴,還在車上的也紛紛做好跳車準備,因為沒有人知道1號店還能走多遠。

  艾瑞咨詢最新公布的2015Q1中國B2C購物網站交易規模市場份額顯示,天貓占58.6%,其次是京東22.8%,1號店僅占1.4%,排在唯品會、蘇寧、國美之后。而在1號店的大本營上海,大潤發旗下的“飛牛網”正在以完全不同于1號店的套路起勢,目標直指1號店。

  就在7月23日,阿里巴巴“碰巧”也宣布,要在北京地區發10億補貼全面進軍商超領域。此時,這一區域的銷售額據天貓超市透露已同比暴增740%。在這個酷似戰帖的通稿中,阿里巴巴同時表示,下一站,上海。

  也許沃爾瑪的確還需要再糾結一段時間。但市場留給它的時間和機會,真的不多了。

【版權聲明】秉承互聯網開放、包容的精神,萬通商務網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要嚴格注明來源萬通商務網;同時,我們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將版權疑問、授權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770276607@qq.com,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
部分資訊信息轉載網絡或會員自己投稿發布,如果有侵犯作者權力,請聯系我們刪除處理,聯系QQ:770276607
標簽:
推薦閱讀

淘寶成為蛇年春晚獨家電商互動平臺將送出25億紅包

今日,淘寶官宣了春節互動玩法:許心愿、領紅包,瓜分25億。21日起,淘寶app內搜索“淘個好彩頭”就能直達活動頁面
2025/1/17 20:19:53   淘寶 春晚

斗魚向在校大學生索賠600萬元,仲裁院僅支持2萬元賠償金

斗魚向與其有過解說協議糾紛的在校大學生羅莉索賠600萬元案,歷時數年,仲裁結果終于出爐,深圳國際仲裁院僅支持2萬元賠償金。
2024/12/14 10:31:57   斗魚 索賠

京東App開通支付寶付款,還可使用余額寶等工具

京東App開通支付寶付款。目前,部分用戶已經能在結賬時看到支付寶選項,還可使用余額寶等工具
2024/10/30 15:13:03   京東 支付寶

快手雙11單日GMV對比歷史峰值增長90%

快手披露數據,雙11首日截至20點,快手電商單日GMV創下歷史新高,單日GMV對比歷史峰值增長90%
2024/10/20 14:33:39   快手 雙11

淘寶天貓:雙11前30分鐘20個品牌破億,8個單品破億

10月14日晚間消息,新浪科技獲悉,今晚8點,天貓雙11正式開啟,美妝大牌迅速爆發。
2024/10/15 8:38:23   雙11 淘寶 天貓

天貓雙11將于10月14日晚8點開啟,可疊加政府補貼

今年在官方立減85折,或跨店滿減每300減50活動基礎上,天貓將額外再投入300億消費券及紅包
2024/10/12 11:02:50   雙11 天貓

淘寶面向所有商家正式上線AI產品“生意管家”

淘寶于雙11前全面升級了商家AI產品“生意管家”,已面向所有淘寶天貓商家上線。
2024/10/12 8:46:08   淘寶 AI

拼多多為商家新增物流自動攔截服務

拼多多為商家新增物流自動攔截服務;微信小店助手APP開啟內測
2024/10/9 8:40:44   拼多多 物流
推薦資訊
推薦產品
最新資訊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合作代理客服中心幫助信息誠聘英才網站地圖意見反饋快遞查詢RSS訂閱
Copyright © 2010-2025 h665.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萬通商務網 版權所有